光伏预制舱与一次设备预制舱在功能定位、设备集成及上存在显著差异,具体对比如下:
1. 功能定位差异
光伏预制舱:专为光伏电站设计,集成一次设备(如逆变器、开关柜)与二次设备(如保护装置、监控系统),实现发电、升压、并网全流程管理。其核心目标是适配光伏发电特性,如应对光照波动、谐波治理等。
一次设备预制舱:仅集成变压器、高低压开关柜等一次设备,聚焦于电能的传输与分配,不包含二次控制功能。
适用于需独立高压配电的场景(如工业用电)。
应用场景与优势
光伏预制舱:场景:分布式/集中式光伏电站、微电网。
优势:模块化设计缩短工期30%,集成化运维降低人工成本。
一次设备预制舱:场景:城市高压配电、数据中心等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所。
优势:结构简单,运输安装成本较低。
4. 技术标准与定制化
光伏预制舱需满足新能源并网标准(如低电压穿越、谐波抑制),而一次预制舱遵循常规电力设备规范(如GB 3836.9-2021)。
光伏预制舱常需定制环境适应性(如防盐雾、高原散热),一次预制舱则更注重电气性能。